京东外卖为何烧钱如此凶猛?
京东最近发布的财报让不少人惊掉了下巴——光是外卖业务三个月就烧掉了147.77亿元!这相当于把去年同期的105亿盈利直接变成了9亿亏损。外卖这个看似诱人的”大蛋糕”,怎么就成了京东的”吞金兽”呢?
其实京东进军外卖市场并非一时冲动。随着电商增速放缓,京东急需寻找新的增长点。外卖作为高频刚需的业务,不仅能带来巨大流量,还能带动电商、金融等业务协同进步。但难题是,美团和饿了么早已牢牢占据市场,京东想要分一杯羹,就不得不砸钱补贴。
补贴大战背后的隐忧
京东外卖为了抢占市场,可谓下足了血本:给商家免佣金、给用户发补贴、为骑手全额缴纳五险一金…这些举措确实在短期内吸引了大量用户和商家。数据显示,京东外卖日活用户从1亿飙升至1.5亿,电商交易额预计每年能新增3000-5000亿元。
但难题也随之而来——一旦补贴停止,用户就会迅速流失。北京一位餐饮老板王先生就表示:”京东补贴时单量确实猛增,可补贴一停,消费者马上就跑了。”这反映出单纯靠补贴拉用户的策略并不可持续。第二季度京东外卖营业成本和经营费用超过144亿元,这样的烧钱速度显然难以为继。
京东怎样盘活这盘棋?
面对巨额亏损,京东已经开始调整策略:一方面减少补贴力度,另一方面重点进步京东健壮等优势板块。京东健壮2025年中期财报表现亮眼,总收入353亿元,同比增长24.5%,净利润35.7亿元。通过供应链能力、AI医疗创新和”医检诊药”闭环生态,京东健壮已经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。
但外卖业务该何去何从?是继续烧钱抢市场,还是及时止损?在美团和饿了么双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下,京东想要杀出一条血路确实困难重重。或许京东需要重新思索:外卖这笔百亿账,到底该怎么算才最划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