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深入了解:老手艺圈粉新市场—建水紫陶直播“火”出诚信生态圈
近年来,电商直播风潮正劲,建水紫陶——这份沉淀千年的工艺瑰宝,也乘势而上,在“云端”开辟新天地。线上渠道的爆发式增长,不仅为传统产业注入强劲动能,更让建水紫陶跨越山水,走进全国千家万户。
直播带货已成为建水紫陶产业进步的新引擎,众多商家积极拥抱这一模式,不仅线上销售占比显著提升,销售业绩也屡创新高。黄倩紫陶职业室创始人黄倩作为建水紫陶领域的新生力量,不仅在创作中融入新理念,更是打破传统销售模式、引入直播销售的先行者其中一个。
黄倩介绍,自2023年调整直播方式后,职业室的销售额有了明显增长,目前线上销售占比已超过80%;单场直播的销量曾突破3000件,且吸引了多地消费者,其中上海、广东、广西等地的购买量尤为突出。
黄倩的成功操作,正是建水紫陶产业线上转型的生动缩影。目前,建水县已有315家紫陶企业开展直播销售。线上渠道的爆发式增长,使建水紫陶成功突破地域限制,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,线上电商销售额已达2.5亿元,产品触达全国更广泛的消费群体,并在经济发达、文化消费需求旺盛的地区打开了广阔市场。而这样的产业繁荣,背后离不开主管部门有力的引导与服务支撑,多年来建水县紫陶园区管理委员会积极作为,以引导产业进步、服务企业需求、保障市场秩序为核心定位,为产业创新进步保驾护航。
在此框架下,管委会整合头部平台资源、组织专业培训,累计培训主播和运营人员2000余人次,不仅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直播运营能力,更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与资源保障。
线上销售火爆的同时,怎样保障产质量量、维护消费者权益与建水紫陶的声誉,也成为产业健壮进步的关键。对此,商家们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保障模式。二生陶作创始人代敏表示,他们制定了三道质检标准:开头来说检查壶的颜色色差是否合格,接下来查看壶身有无裂纹、瑕疵,最终确认壶盖的整口工艺是否达标。通过这三道检验的产品才算达到合格标准,因此退货率很低。
代敏所在的商家,正是这种质量保障理念的坚定践行者。他们深知线上品牌价格源于信赖与服务,为此在质检环节投入不菲,专门组建团队进行严格把关。尤其针对纯手工制作难免存在的标准品容量误差等特性,会在直播和商品信息中主动说明,从而赢得消费者的领会与支持。
在商家自律的基础上,行业标准的建立与执行进一步构筑了更坚实的质量防线。2024年,由紫陶管委会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制定的《建水陶团体标准》正式发布实施,为全产业链提供了统一的质量标尺。
《建水陶团体标准》作为规范市场、保障质量的核心举措,规范了原材的选取、制作工艺、产质量量、检验检测等关键环节,在守护传统工艺原真性的同时,建立现代质量体系,提升产品透明度与质量水平,推动产业健壮进步。同时,与市场监管部门紧密协作,通过联合推广标准、建立投诉处理机制,共同规范直播秩序。
从线下作坊到“云端”市场,建水紫陶借力直播电商焕发蓬勃生机。商家主动拥抱变革、严控质量,政府部门精准服务、强化标准,多方合力构建起诚信透明的线上生态。这条融合了传统匠心与数字活力的新赛道,正稳稳托举着建水紫陶产业,迈向更广阔、更可持续的未来。(张腊罗淇李长霞)
来源:古城建水